時間:12/30 am10:00~12:00
今天的主題:種下閱讀的種籽--談兒童與閱讀
這是由貓頭鷹的資深說故事義工兼講師—曾佳琦 所帶領


講師佳琦是位清秀年輕的媽媽
親切又感性
她與大家分享了帶著孩子閱讀的心得
以及從孩子身上又得了什麼樣的回饋
當她介紹到「我的衣裳」這本繪本時
回想到她第一次與女兒共讀時的互動
還不禁紅了眼眶
我深深覺得真正用心去陪伴孩子的父母
不見得要花很多錢
一本書一個小遊戲
就可以累積親人間可貴的親密與感動

今天參與讀書會的有即將當新手爸媽的一對夫妻
也有一直在幼稚園或學校裡為小朋友說故事的義工媽媽
還有從事兒童插畫的春年,是在國圖就一路參與講座的有志青年
他還參加了由林真美老師帶領的兒童文化研究社
致力於推廣社區親子共讀
也有幾位大家都還不太熟悉,卻同樣熱愛繪本的新朋友
我想好的繪本多到讀不完
能有機會藉由老師的導讀與解析
接觸到更多好的作品
是我認為最幸福的事了

在繪本介紹的過程中
有些蠻不錯的觀點值得記錄下來:

1.圖畫書不是用來教孩子什麼,而是共同體會書中的趣味。

2.0~3歲的孩子語言能力就可以發展70~80%,圖畫書是書面式的語言,具有文學性,可以提供完整的語言結構。
3.圖畫書不是給孩子自己看的書,而是讓大人唸給孩子聽的書,用聽的方式,是建立豐富語彙的基礎。

4.好的圖畫書除了建立語彙外,最好還能活動身體。

5.孩子要的並非很可愛的圖畫,或者很鮮豔的顏色→「色」,而是要讓孩子在畫中找尋細微的部分→「形」。

6.「色」會捕捉眼睛,但眼睛會捕捉「形」。

7.唸圖畫書的人要充分融入故事,表達書中各種不同的角色,才能讓一個故事更生動。

8.給幼兒看的書,要愈接近原貌愈好(如動物),背景愈單純愈好。


我們也討論到
當書中有比較負面形象的角色時
或者講到比較會令小小孩害怕的故事時
大人該如何處理呢?
有經驗的老師或大人都會適時的去調整說話的語氣
或者省略一些比較駭人的字眼
老師也建議:當孩子排斥或害怕時,不一定要說完一本書
我覺得有些繪本會把這種比較不討喜的角色放在故事裡當主角
讓讀者看到這些有點壞壞的人或動物
其實也有善良或可愛的一面
講這種類型的故事給孩子聽
我覺得這也是消除孩子害怕心理的另一種方法

最後大家藉由春年提出的問題做為讀書會的結尾
他說當他們在推廣親子共讀時
大家會因為「家長認為讀繪本一定要有所謂的目的性」而有歧見
到底該迎合家長的看法:一定要學到什麼才來讀書
還是依舊本著:從閱讀中去找樂趣的心態
我想很多的家長比較擺脫不掉要有目的性的觀念
這或許也是大家在推廣閱讀時同時也要教育家長的
文化及教育本來就是要深耕
也許不能在很短的時間內看出成效
但是它的影響力卻深遠到你意料不到的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von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5) 人氣()